欢迎光临无锡光合智能装备有限公司,服务热线:13327928314
无锡光合智能装备有限公司

​Wuxi Photosynthetic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., LTD

当前位置:
机器视觉光源选择案例-表面划伤检测案例
来源: | 作者:光合视觉检测专家 | 发布时间: 66天前 | 301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机器视觉光源选择案例-表面划伤检测案例

在众多行业中,玻璃、金属、液晶板、手机屏幕、塑料等材料的表面检测一直是机器视觉行业的重要应用领域,但同时也是一个难点所在。

常见打光方式及局限性

针对抛光材料表面的划伤脏污等检测,通常会采用同轴光、高角度、低角度、背光等常见的打光方式 。

一般来说,这些打光方式对于硬划伤能够取得比较明显的检测效果。然而,随着一些工件表面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,对于软划伤的检测,上述打光方式的效果往往不尽人意,根据我们的经验,机器视觉中绝大部分的效果图,都是通过低角度或者高角度所呈现的,针对于划伤,我们依据低角度和高角度方式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。

低角度打光方式及解决方案

在检测一项缺陷之前,我们需要先了解缺陷的形成过程,因为这对我们的检测工作会有一定的启示和帮助。就划伤而言,其形成通常是由于两个物体直接接触,并因外力产生相对位移所导致的,这也表明了划伤是具有方向性的。

当考虑低角度打光效果时,如果采用一组平行于划伤的光线照射,划伤会被光线虚化,在图像中难以明显呈现;而若采用一组垂直于划伤的光线照射,划伤则会被光线凸显,在图像中清晰可见

基于此,我们设计了一种打光方案:采用八个条形光源分时曝光工件,即将一个环形光源分成八路控制,分时曝光并连续采集八次。

最后通过软件算法叠加所有缺陷,从而能够以高标准检测工件表面是否存在划伤。这种成像方案所生产的光源,适用于对表面检测要求较高的高精密产品,但对于效率要求不是特别苛刻的产品

高角度打光方式及解决方案

根据我们的经验,在同轴光效果下,软划伤的检测效果会随着光源工作距离的增加而越发明显,但与此同时,同一光源的发光面会变小,亮度也随之减弱,可谓鱼与熊掌难以兼得。

我们注意到,产线员工在目测产品表面信息时,常常会采用日光灯照明方式。日光灯通过镜面反射入射到眼睛里,而针对镜面反光的工件,依据光的反射定律,我们可以采用特定的打光方式来形成镜面反射效果。

仔细观察便会发现,肉眼检测时,往往是让日光灯投影在产品里面,然后通过摆动产品使日光灯的影子在产品里面移动,这样光斑就能照明产品的局部,进而反射出产品表面的信息,让人眼能够清晰地判断产品是否有缺陷,甚至微弱的缺陷也能轻易被发现。

免责声明:本文系网络转载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涉及版权,请联系删除!

PRODUCTS
400-000-XX00
全国服务热线:​
产品中心